网上有关“评书李存孝演义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评书李存孝演义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高宠:小说《说岳全传》中的人物 。武艺高强,力大无穷。是岳飞手下第一猛将。被称为南宋第一枪 ,宋初开平王高怀德之后,其枪法来自家传,先祖为五代十国第一名枪高思继 。岳飞手下第一猛将 ,岳飞帐下武将均与其相差甚远,并不是岳飞手下无猛将,岳云 、张宪、何元庆等人都有万夫不挡之勇,而是因为高宠实在是太强了。
牛皋曾同时和郑怀 ,张奎三战一,高宠轻松击败三人,可见高宠之勇猛。而且高宠只是为了稍微显示一下武艺 ,并未全力出手 。后四人结拜。
高宠为解牛头山之围,单枪匹马带头冲入七十万人的金兵大营,在金军中左右冲杀 ,如无人之境一般。高宠四枪杀死金军四个元帅,一枪把金军的大将挑到天上去。
牛头山战役中,岳飞与金兀术大战十数合不能胜之 。高宠见状 ,单枪匹马下山来战,可怜那兀术连一枪都招架不住,吓得魂飞魄散 ,回马飞奔。高宠纵马来赶,所到之处杀得金兵人仰马翻,溃不成军。后高宠上山烧粮,哈铁龙正赶造了十数辆铁滑车 ,见高宠来势极猛,忙叫人从山上推出铁滑车向从山下冲上山来的高宠推下(铁滑车不低于1000斤) 。高宠见状,见车就挑 ,将那铁滑车挑翻飞过头顶,连挑十一辆。在挑第十二辆时,坐下战马因承受不住如此连续重量 ,吐血而卧,将高宠掀翻,一代猛将就此而亡。
哈铁龙评价其:"这个南蛮连挑十一辆'铁滑车' ,真是楚霸王重生,好生厉害!
李存孝:代州飞狐人,本姓安 ,名敬思,沙陀族 。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将,武艺非凡,勇猛过人。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将。
李存孝是晋王李克用麾下一员骁将,也是李克用众多的"义儿"中的一个 ,因排行十三,故称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 。
史书载"骁勇冠绝 ,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李克用救陈、许,逐黄寇 ,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他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的地位相当于《说唐传》中的赵王李元霸,天下无敌 ,人称飞虎将军。野史中曾领十八骑攻取了长安,虽说是夸张之词,但也能看出李存孝的勇猛,连第二名的王彦章在他手下都走不了几合。后由于罪责车裂而死 ,李克用深感有负于存孝,羞愧多天不朝政,兵事衰弱 ,朱温趁势而起 。
李存孝因力大无比,英勇善战,天下无敌 ,与西楚霸王项羽齐名,被誉为"将不过李 、王不过霸",在后人评说中更有"唐初有个李元霸 ,唐末有个李存孝,都是恨天无把,恨地无环"。意思是说天若有个把 ,他们能把天拉下来,地若有环,他们能把地提起来。
李存孝最为有名的是手下5百人的飞虎军,多次同他并肩作战 ,取得了战无不胜的辉煌战绩,令对手闻风丧胆,名扬天下。后因对义父用人存在疑问 ,遭人离间,最终落得五马分尸的可悲下场 。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人(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 ,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后与司徒王允合力诛杀董卓 ,旋即被董卓旧部李傕等击败,依附袁绍。与曹操争夺兖州失败后,吕布袭取徐州 ,割据一方 。建安三年十二月(199年2月)吕布于下邳被曹操击败并处死。由于《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演绎,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之中。
李元霸:原名李玄霸,唐高祖窦皇后第三子 。是古典小说《说唐》与评书《兴唐传》《瓦岗英雄》《隋唐演义传》中登场的虚拟人物。天下第一条好汉,隋唐十八好汉之首 ,传说为金翅大鹏鸟转世。面如病鬼,骨瘦如柴,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力 ,无人能敌 。使一对铁锤,四百斤一个,共重八百斤。坐骑为"万里云" ,日行一万,夜走八千。
李元霸VS宇文成都:成都大喊一声道:"李元霸快纳命来!"说声未了,手中举起镏金镋 ,催马向前,当的一镋盖下来,好厉害 ,恨不得将李元霸一镋打死 。那李元霸会者不忙,哪里放他在心上,把锤往上一架,当啷一声 ,把镏金镋打在一边。成都叫道:"这孩子,好家伙!"举起镏金镋,又是一镋 ,元霸把锤一架,将镏金镋几乎打断,震得成都双手流血 ,回马便走。
李元霸VS秦琼:李元霸心中焦躁道:"这秦恩公也甚不识时务了!我只管让你,你却只管来阻我去路。"拍马望西而去,叔宝后面追来 。元霸见四下无人 ,叔宝已在面前,并把枪劈面刺来,元霸叫声:"恩公 ,不要来罢!"一柄锤往上略略一架,当的一响,把八十二斤虎头枪打脱了,不知去向。
李元霸VS裴元庆:元霸把万里云一夹 ,四百斤重的锤一起,当的一锤打来。裴元庆把锤一架,大叫道:"好家伙!"咣的又是一锤 ,当的一架;咣的又是一锤,当的又是一架 。"啊唷,果然好厉害!"回马便走。
李元霸VS雄阔海、伍云召 、伍天锡:元霸一马冲入营来 ,正撞着伍云召、雄阔海、伍天锡,三个围拢来战元霸。元霸大怒,把手中锤一摆 ,撞着三般军器,当啷一响,三人虎口震开 ,大败而走 。
李元霸VS梁师泰:元霸的马已到面前,便问道:"你就是梁师泰么?"答道:"然也。"元霸道:"快过来试锤。"梁师泰大怒,举起一百六十斤锤,劈面打来 。元霸将左手略架一架 ,梁师泰的锤就打落了,虎口震开,回马要走。
李元霸VS伍天锡:元霸大喝道:"红面贼 ,你把孤开路将打死了,孤来取你命也!"把万里云一夹,四百斤的大锤一举 ,当的一锤打来。伍天锡只得把混天镋一架,震得双手流血 。元霸又是一锤,天锡虎口震开 ,回马便走。元霸叫声:"哪里走!"一马赶来,伸手照背心一提,提过马来 ,往空中一抛,倒跌下马来,元霸赶上按住脚,双手一撕 ,分为两开。
李元霸VS宇文成都:元霸未曾防备,看见镋来,将身一闪 ,顺手将镏金镋接住一扯,连人带马都扯过来了。成都好不着急,开言说:"千岁饶命 。"那元霸的师父紫阳真人叮嘱他 ,若遇见使镏金镋的,不可伤他性命。所以向年比武,就不伤害他。今日见他起了不良之心 ,意欲害他,忽想起师父之言,说声:"饶了你罢 。"放了成都。成都死中得活 ,起来谢了不杀之恩。
李元霸VS宇文成都:成都拍马出迎,见了元霸,吓得魂丧魄消,连声叫苦 ,说道:"罢了,罢了,天丧我也!"欲待要走 ,无奈人已照面了,只得叹口气道:"罢,小畜生 ,今日与你拼命也!"硬着头皮,催马上前,举镏金镋来打元霸 。镋未曾到 ,早被李元霸当的一锤,把镋打在一边,扑身上前 ,一把抓住成都勒甲,叫道:过来罢!提过马来,往空一抛,倒跌下来。元霸赶上接住 ,将他两脚一撕,分为两片。
李元霸VS罗成:罗成大怒,拍马摇枪来战 ,被元霸飞起一锤打将过来 。罗成当的一架,把枪打做两段,震开虎口 ,回马逃命。
看看排名紧随其后的宇文成都、雄阔海和裴元庆在李元霸手里能走几个回合!
项羽: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 ,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 、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三国志记载吕布号称飞将,极为善射 ,统御骑兵突击的能力举世无双 。当时号称飞将的可只有吕布一人啊! 再有就是曹公攻打吕布时,郭嘉分析过吕布,得出的结论是吕布不如项羽。项羽是何等人物?中国历史上最强的猛将!吕布不如项羽 ,但是恐怕相距不远吧!后来,程昱也分析过关羽张飞,得出的结论是 ,关张,万人敌。我想,万人敌和不如项羽的差别 ,不言而喻了!!项羽可是在被汉军围困之时为展现武力,策马入百万军中取汉将首级并全身而退的无双牛人啊!!!
结论:项羽最厉害,当活到最后!
王不过霸 ,将不过李。拳不过金 。霸王项羽,五代十国第一李存孝,金是谁呢?
王不过项,力不过霸 ,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四句话,最早流传于演义传奇小说当中。
王不过项? ,指的是一代霸王项羽;?力不过霸?,指的是唐太宗那个力大无穷的弟弟李元霸;?将不过李?,指的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将李存孝;?拳不过金? ,则说的是中国武学第一人金台。因为四人都在武学上有独到的造诣,且都是武学奇才,才被放在了一起 。不过 ,演义传奇小说里夸张成分较多,真实的人并没有小说里描写得那么厉害。
下面,我们就一一来介绍下这四位鼎鼎大名的奇人。
王不过项?项羽
关于项羽 ,我们最熟悉的应该莫过于那句?力拔山兮气盖世? 。这是项羽本人在临死之前给自己做的评价,倒也不算夸大。因为,太史公司马迁在编撰《史记》时,对项羽的评语也是?力能扛鼎 ,才气过人?。据记载,项羽身高八尺,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米八到一米九之间 。身材高大 ,使得他气势逼人,自小就有与其他小伙伴不同的眼界。
一次,秦始皇坐船渡江 ,项羽的叔父项梁带着他在一旁观看。项羽看着华丽的仪仗自眼前飘过,突然就开口对叔父说了一句,?秦始皇也是可以取代的? 。
项梁闻言吓个半死 ,谁曾想,倒真的让项羽一语成谶。几年后,陈胜 、吴广揭竿而起 ,项羽也和项梁一起顺势而为,起了兵。起事过程中,项羽也曾遇到障碍,但他单枪匹马杀了近一百人 ,直杀得整个会稽郡府人人俯首,甘愿陪他们叔侄一起起兵。
也是在那个时候,项羽的名声开始越传越胜 。可惜的是 ,著名的鸿门宴不但没有警告到刘邦,反倒逼出了刘邦的称王野心,纵使他可以以一敌三 ,用十万人将韩信的三十万前军打得落花流水,但仍没有躲过失败的命运。然而,项羽生是人杰 ,死是鬼雄,王不过项,名副其实。
力不过霸?李元霸
相信看过《隋唐英雄传》的人 ,都对李元霸印象深刻 。他性格痴憨,但却力大无穷,和宇文成都比力气,一言不合就举起了一旁的金狮子。隋炀帝杨广见状大喜 ,遂封他做了西府赵王。可是,这个赵王生平只听一个人的话,那就是他的亲哥哥唐太宗李世民 。他手拿两柄铁锤 ,李世民让他杀谁他就杀谁,死在他锤下的人大都死相极惨。
据说,李元霸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奇才 ,当时几乎没有人可以在他跟前走过两招。哪怕是秦琼、罗成合力,都半点也奈何不了他 。唯一硬抗过他三招的裴元庆,也是差一点就命丧黄泉。元霸在所有的传奇小说里 ,都不像是肉体凡胎,反而像个永远感觉不到累的?永动机?。在李世民带兵平反途中,他单人独马就将十八路反王打得俯首称臣 ,再无异心 。
事实真的如此吗,不尽然。历史上关于李元霸的史料,存下来的极少。唯一可以确定一二的,不过是他是李渊的第三个儿子 ,从小就很聪敏,还对辩论十分擅长。
但是,天妒英才 ,年仅16岁就去世了 。此外,关于他是否力大无穷,史料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不过 ,对于李元霸年轻早夭这一点,各类传奇小说倒也尊重了史实,只不过死因各有说法。有的说他是被雷劈死的 ,有的说他命丧于宇文成都的老师鱼俱罗的刀下 。
总而言之,在传奇里生性暴虐,视人命为草芥的李元霸 ,最终都死于了因果命运,也是颇富传奇色彩。可是,史实也好,传奇也好 ,李元霸力大无穷的形象还是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倒也无愧?力不过霸?。
将不过李?李存孝
将不过李?的李存孝,是十三太保里最有名的 。据记载 ,他的勇猛过人,堪比李元霸,英勇善战 ,可与项羽齐名。甚至有人开玩笑说,他们仨要同时出现,指不定能把天拉下来 ,地提起来。这个玩笑当然是夸张过度了,可在如今陕西境内流传的关于李存孝小时候为救父亲打死恶虎的传说,倒是有几分可信度 。因为 ,李存孝其人确实是个奇才。被李克用收为义子后,他几乎终身伴随李克用身边,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存孝是史上难得一见的将才 ,他武技非凡,又天生神力,每次充当先锋杀敌 ,敌人都是闻风丧胆,不战而逃 。甚至还有猛将一看对方是李存孝带兵,就死守城中 ,不愿迎战的。李存孝攻城,很多时候都不用浪费一兵一卒,其勇猛程度可见一斑。
然而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李存孝的身体再刚硬 ,仍是躲不过小人的中伤。后来,李存孝被义兄李存信挑唆,起了反叛之心,失败后被判了五马分尸之刑 。奇怪的是 ,五匹马不但没办法将李存孝撕成肉块,反倒被他拉得紧紧靠在了一起。
监斩官大惊,但却无可奈何 ,事情陷入僵局。李存孝风云一生,深知这次无论如何自己都是免不了一死了,便主动提议让人挑断了他的手筋脚筋 ,然后才顺利行刑 。至此,一代猛将含恨而亡。好在,历史终究还是留下了李存孝最风光最辉煌的痕迹 ,一句?将不过李?,足以安慰亡魂。
拳不过金?金台
金台在传奇小说里被描述得栩栩如生,但是具体这个人到底存不存在 ,史学界到现在也没有确切的定论 。可是,在传奇小说的世界里,金台是不可多得的武学大家。据说,他曾连续赢过72场擂台 ,一场拳赛就赢走了官府10万两白银。这样一位活在小说世界里的奇人,身世也颇有传奇色彩 。他早年便失去了双亲,孤苦伶仃游荡于世间。但是 ,但凡奇人,必有奇遇。
所以,不久金台就遇到了成就他一生传奇的师父?莲花洞活佛蛋子僧 。在师父的悉心教导之下 ,金台的进步堪称飞速。到了他老年时,恰好遇到了已经趋近于半仙的杨五郎,他一出拳 ,杨五郎便大声呼奇,一场比试打得是酣畅淋漓,金台的武技可想而知到了什么境地。
甚至 ,传说,北宋末年的武学大师周侗的功夫也全部传承自金台。后来,周侗又教出了卢俊义、林冲 、武松等梁山好汉,最后还收了岳飞做关门弟子 。金台的名声 ,虽然没有一众徒子徒孙的大,但光看他这些徒弟、徒孙们的作为,金台也已然不负?拳不过金?的名声。
更何况 ,连有人怀疑他是《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都被人说是低估,?拳不过金?武功古今天下第一人的美称 ,想来也不是徒有虚名。
四位不同时代的英雄人物,武学绝技别无二致,人生际遇却是大有不同 ,也是遗憾 。好在,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谱写出的画卷上总也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也算没有白精彩一场。
少林禅院,一片肃杀。
天龙四绝之一、大轮明王 、吐蕃国护法国师鸠摩智即将出手,与他对决的是一名少林老僧 。鸠摩智双手在衣袖中使出"无相劫指",向老僧弹去 ,“不料指力甫及那老僧身前三尺之外,便似遇上了一层柔软之极,却又坚硬之极的屏障 ,嗤嗤几声响,指力便散得无形无踪,却也并不反弹而回。”在神鬼莫测之间 ,老僧“双掌只这么一合,便似有一股力道化成一堵无形高墙……”
老僧是“扫地僧 ”。看过金庸《天龙八部》的人都知道 。
如果你理解了“王不过霸,将不过李” ,而不能理解“拳不过金”,那么看看“扫地僧 ”就能理解了——金台就是默默无语、看似微尘般不起眼的“扫地僧”,但同时他还是响当当的“古今武功第一人”。
王不过项 ,项羽;将不过霸,李存孝;拳不过金,指的就是金台。
1、谁是金台?
金台,是正史 、野史都没有记载的人物 ,哪怕是相应历史人物的影射都不是 。此人只存在于评书和小说里,因此金台的人物真实性一直备受争议。
史书的真实,并不等于历史的真实。正史、野史没有出现的人物 ,并不代表是完全的虚构。
北宋是历史上城市商业、城市经济极其繁荣的朝代 。在热闹非凡又发达的城市里,很多人吃了饱撑得没事干,一门心思找娱乐找享受找消遣……于是 ,就诞生了专为这些人提供的一种娱乐活动:话本。
话本是演义、小说的雏形,其中最具有故事性的叫“讲史”,就是以真实的历史 、人物为蓝本 ,经过艺人的一番加工,用白话讲述出来,实质上类似于口述史。但是话本又不同于口述史 ,会添加、夸大、杂糅甚至故意张冠李戴一些历史于其中,以便让故事更加具有吸引力 。
于是,金台就这样出现了。那么,金台究竟是谁?
金台被认为是浙江义乌佛堂金庄人。他武学造诣深厚 ,曾揭皇榜登台与西夏第一武士打擂,一拳把对方打死,被宋英宗赐“天下拳王 ”的称号 。后来 ,他成为禁军武术教头,最知名的弟子叫周侗,也就是岳飞的老师。目前流传于世的评书 、小说 ,对金台的人设基本如上所述。
岳飞师从周侗,在正史里是有记载的 。不过,周侗的真实性历来也被质疑。原因是此人还有这样几个徒弟:林冲、武松、卢俊义……这些小说人物居然成了历史人物的徒弟 ,是不是意味着周侗也是虚构出来的?再进一步讲,金台也可能是虚构的?因为他怎么可能当一个虚构人物的老师?
用虚构人物(周侗)来佐证另一人(金台)并非虚构,就是这段所谓历史记载的硬伤。
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其实 ,非常简单 。
两宋时期,民间有大量爱国志士,自发率乡勇和乡民抗击侵略,他们的故事能被史书记载下来的只是少数 ,大量的只能在民间流传。金台身上所汇聚的,是众多民间爱国将领奋勇杀敌 、为国捐躯的精神,经过话本的加工 ,杂糅数位民间爱国将领的形象,从而成为了“古今武功第一人”。
当然,也不排除金台是一位集武学大成的世外高人。随着两晋玄学风气 ,民间传说中有很多高人隐藏深山丛林,或者如同少林扫地僧一样,从不显山露水 ,只在最需要的时候才会爆发出超常能力和智慧,在人们的故事中,也会被一再渲染 ,变得超乎其神 。
2、他们为什么出现
王不过项,将不过霸,拳不过金——这只是后人通过评书、小说附会历史的一种戏说。
项羽,在唐朝以前的形象只是一介武夫。两宋开始项羽的形象发生了变化 ,他的勇武强悍被一再颂扬和崇敬,明清时被冠以“神勇千古无二”之人 。此后,人物形象基本被定型 ,也得到了“王不过项 ”的美誉。李存孝,同样是经过唐末 、两宋的演绎,在明清时完成了人物定型。
为什么这两个人 ,都是在历史动荡、朝代更替时期被搬出来?原因是:在一次次社会大变革中,人们都希望有项羽、李存孝一般的英雄降临,救民于水火 ,救世于危难 。说到底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寄托。
金台的出现同样如此。
两宋的社会动荡中,人们希望时势造英雄,能再次出现一位与项羽 、李存孝一样的人物 。
因此 ,金台就出现了。
3、金台是真实的,也是虚构的
金台是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回答这个问题,先从金台所生活的宋朝讲起。
人们常把两宋称为“弱宋”,是因为两宋"积贫积弱" ,澶渊之盟、靖康之耻、临安偏居 、岁岁纳金、年年朝贡……重文抑武的“弱宋”,使传承千年的国民尚武精神出现断代 。
赵匡胤为坐稳江山,避免再出现另一起“黄袍加身 ” ,对武将“厚其禄而薄其礼",将不知兵、兵不知将 、将无常兵、兵无常将……于是,“偷生邀宠”大行其道 ,尤其在北宋末年金兵入侵、赵构仓皇南渡之后,“醉里挑灯看灯”的民族血性只能一遍遍自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王朝南渡 ,两宋民众不愿忍辱偷生,啸聚山头,拉杆子 、扯大旗 ,尚武之风日盛。各路豪杰陆续登场,民众盼望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项羽、李存孝挽江山于即倒。
所以,大批爱国人物的事迹和形象,在口口相传中被有意或无意地加工、包装 、渲染甚至神化。从这个角度上讲 ,金台是真实的,也是虚构的 。
每一段对历史人物的演绎,都深刻映射了社会大众的心理。在漫长历史里 ,事实与演义都是相对的,因为记录它们的除了史官,还有人心。
关于“评书李存孝演义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龙别杨]投稿,不代表乐悠悠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decn.cn/news/17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乐悠悠的签约作者“龙别杨”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评书李存孝演义”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评书李存孝演义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高宠:小说《说岳全传》...
文章不错《评书李存孝演义》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