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工程问题的解题技巧”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工程问题的解题技巧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工程问题的解题技巧包括理解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1、理解问题:我们需要对问题有一个全面的理解。这包括了解问题的背景 、目标和约束条件。只有深入理解了问题 ,我们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理解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可能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际情况。
2、分析问题: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我们需要将问题分解成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解决。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可能需要使用一些工具和方法,如流程图、思维导图等,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问题 。我们还需要考虑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以便我们能够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3、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工程问题解题的最后一步。在这一步中,我们需要根据我们的分析和理解,制定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这可能包括设计新的系统或设备 ,或者改进现有的系统或设备。在实施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控制风险,确保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工程问题的应用:
1 、项目管理:在工程项目中 ,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是项目经理必备的技能之一 。通过合理分配资源、优化工作流程和提高工作效率,可以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例如,当一个项目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时 ,项目经理就需要运用工程问题的知识来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以确保所有任务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产品设计: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工程师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如成本 、效率、安全性等 。通过运用工程问题的方法 ,工程师可以找出最优的设计方案,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降低成本。例如,当设计一款新产品时 ,工程师需要考虑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问题。
3 、质量控制:在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运用工程问题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品的质量 ,减少不合格产品的产生。例如,当发现某个生产环节出现问题时,工程师可以通过分析数据、找出问题的根源 ,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六年级工程问题的解题技巧
工程问题六年级数学解题技巧:
弄清“数量关系 ”是基础。任何复杂应用题都是由几个简单应用题组合而成,因此我们对于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必须弄清 。
例如“工作总量 = 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 =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一些变形数量关系——“合作工效其实就是几个单独做的工效之和、同一个个体的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之间互为倒数关系”等。
还要注意它们各个量的一一对应关系,比如说求甲的工作效率就必须是用甲的工作总量去除以对应的甲的工作时间?只有弄清以上这些基础知识才有正确解答工程问题应用题的可能。
学会“拆拼组合 ”是关键 。并不是每一个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仅仅是简单的组合而已 ,我们要善于运用和分析题目的条件。
例如“一项工程甲乙合做需12天,如果甲独做3天,乙独做4天一共完成工程的1/4,求甲乙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多少天?”在这题中我们就必须把第二、第三两个条件组合成这一个条件“甲乙合做3天 、乙独做1天共完成工程的1/4” ,一改条件后的应用题就简单了,这就是“独做并合做”。
如果把上一题改成这样的应用题——“一项工程甲乙合做4天,乙独做3天一共完成工程的2/5 ,甲单独做需10天,求甲乙合做完成这项工程需多少天? ”我们又要学会另一种组合方法——“合做拆独做”,即把第一、第二条件组合为另一条件:甲独做4天、乙独做7天共完成工程的2/5 。
如此更改后 ,我们就可以通过先求乙的工作总量而求出甲在4天中的工作总量,进而求得甲的工作效率,再根据“合作工作时间 = 合做工作总量÷合作工作效率”的方法解决问题。
加强“技巧训练 ”是保障。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这也不是提倡“题海战术”,我们要选择一些典型习题供学生练习,任何复杂的问题都应化为若干简单问题来解答 ,因为每一步的解答都是依据最基本的数量关系而已 。
数学工程问题解题技巧
六年级工程问题的解题技巧为:
工程问题的题目都是有一定的解题技巧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将需要完成的量看作单位1,单位1通常直接用1来进行计算。有一个总的计算公式: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单位1)÷工作效率(和)。考查工作时间是最多的,其次是考查工作总量 。
六年级工程问题的例子解答:
1、题目是运送一批家具 ,典型的工程问题。两车合运需要6小时,所以工作时间就是6小时。甲的工作时间知道,就能知道甲的工作效率是1/10 ,求乙的工作时间。
那么需要先求乙的工作效率,单独求乙不告诉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先求甲乙两者工作效率之和=工作总量1÷工作时间6小时,所以乙的工作效率=1/6-1/10=1/15 ,所以乙需要15天 。
2 、修一条路也是典型的工程问题,看作单位1。
这道题有一个难点是甲先做两天,再甲乙合作 ,所以工程用量不再是1,而是1-2/10=4/5。再利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之和=4/5÷(1/10+1/8),求出答案即可 。
什么是工程问题:
修一条路、完成一项工作、打一份稿子 、运一批货物、加工一批布料、水池注水等等这样的问题我们都称之为工程问题。工程问题在生活中应用的非常广泛 ,所以考查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数学工程问题解题技巧如下:
工程问题中涉及到工作量 、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三个量 。
工作量:指工作的多少,可以是全部工作量,在没有指明具体数量时,工作总量可视为已知量。一般来说 ,可设总量为“1”;部分工作量用分数表示。
工作时间:指完成工作的所需时间,常见的单位一般为小时、天 。这里需要注意“单位时间 ”这个概念。当工作时间的单位是小时,那么单位时间为1小时;当工作时间的单位是天 ,那么单位时间为1天。
工作效率:指工作的快慢,也就是单位时间里所完成的工作量 。工作效率的单位一般是“工作量/天”或“工作量/小时”。
工作量、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三个量之间存在如下基本关系式: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解决基本的工程问题时,要明确所求 ,找出题目中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量中的已知量,再利用公式求出未知量
工程问题常考题型
(一)二人合作型
例题:
有甲 、乙两项工程,张师傅单独完成甲工程需6天 ,单独完成乙工程需30天,李师傅单独完成甲工程需18天,单独完成乙工程需24天 ,若合作两项工程,最少需要的天数为:
A.16天 B.15天 C.12天 D.10天
(二)多人合作型
例题:
甲、乙、丙三个工程队的效率比为6∶5∶4,现将A、B两项工作量相同的工程交给这三个工程队,甲队负责A工程 ,乙队负责B工程,丙队参与A工程若干天后转而参与B工程。两项工程同时开工,耗时16天同时结束 。问丙队在A工程中参与施工多少天?
A.6 B.7 C.8 D.9
解析:本题答案选A。由题意可设甲 、乙、丙每日工作量分别为6、5 、4 ,丙队参与A工程x天。根据A、B工作量相同列方程,6×16+4x=5×16+4×(16-x),解得x=6 。
工程问题中常用特值法 ,经常将工作量设为“1 ”,但是特值法应该灵活使用,这样是为了简化计算。
两人或多人合作后 ,有可能会出现配合不好,各自的工作效率均降低;配合默契,各自的工作效率均提高。解这类问题时 ,要注意前后工作效率的变化 。尤其需要注意这时的三量关系变为:合作后总的工作效率×合作时间=合作完成的工作量。
(三)水管问题
进水、排水问题本质上是工程问题的一种。
例题:
同时打开游泳池的A 、B两个进水管,加满水需1小时30分钟,且A管比B管多进水180立方米 。若单独打开A管,加满水需2小时40分钟。则B管每分钟进水多少立方米?
A.6 B.7 C.8 D.9
解析:本题答案选B。由题意可知A管比B管每分钟多进水180÷90=2立方米 ,设B管每分钟进水x立方米,则A管每分钟进水(x+2)立方米,依题意有90×(x+x+2)=160×(x+2) ,解得x=7 。
关于“工程问题的解题技巧”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雹唱]投稿,不代表乐悠悠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decn.cn/news/23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乐悠悠的签约作者“雹唱”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工程问题的解题技巧”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工程问题的解题技巧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工程问题的解题...
文章不错《工程问题的解题技巧》内容很有帮助